返回

我在三国逆转乾坤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4章 卢子家长者入汉中秘境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光阴,或许待到那时,贫道早已羽化登仙矣。

    不过到那时,天下必已太平,我们再欲着手此事,只怕已是亡羊补牢,悔之晚矣!

    卢毓淡然一笑,坦然接受了刘禅的认同。然而接下来的话语却引起了刘禅的高度关注:

    如今西川之地匮乏灵粮,预料这天地间的剧变,恐怕就在最近两载之内。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主动出手应对!

    恳请前辈指教!

    此法虽不宜现世盛行,却可悄然尝试!卢毓的一席话又令刘禅联想到另一重深意,不得不承认,卢毓堪称彻悟大汉律精髓的人物。

    大汉律承袭秦朝诸般根本制度,并在此根基之上,融合萧何所编纂的《擅兴律》、《厩律》与《户律》,构成了九章之制。随后张汤挥毫泼墨,增补了《越宫律》二十七篇,以及赵禹的《朝律》六篇,共集成六十篇,便是正宗的大汉法规。

    尔后的西川地域,诸葛孔明等人结合大汉律,精心制定出了《蜀科》,适配彼时西川地界的律令需求。

    然而那时的刘备尚未成为汉中王,即便他被天下公认为西川主宰,亦无权立定律法。纵然他敢于割裂与大汉的联系,那西川也将随之覆灭。

    恰在此际,《蜀科》的横空出世,成了一种变通之道,亦可视作大汉律的延伸应用。大汉律明确规定,各郡太守有权因地制宜,创设适合当地的法令,不纳入国家律法体系,但可在当地试行。若试行有效,再上报朝廷裁决是否全国推行。

    故此,《蜀科》顺势诞生,与此同时,卢毓提出的考课之法,亦可通过这种方式在当地实施!

    前辈打算何处试行此策呢?

    唉~已逾不惑之年的卢毓,首次在刘禅面前深深吐出一口气,起身后整理了一下衣冠,接着向刘禅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。

    敢问殿下,汉中之地是否尚需老朽这样的暮年臣子,司掌律政?


第124章 卢子家长者入汉中秘境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